番外篇 山陵崩(一)-《大晋:我真不是天命之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听了韩王徐权麟的话,一时间所有人都退回原地,默不作声,但又都心知肚明今日朝会并不是那么简单的,否则长乐帝也不会费尽心思召集散落海外的诸王入京。

    徐权麟明白皇帝今日是要决定继承人选了,否则不会着急忙慌把海外诸王全都召集回京,这是为了在驾崩之前给那位立威啊!

    不多时,值守的禁军通报打开左右掖门迎接宗室百官入内,一群人分做两列绕口大司马门从两掖门进入端门、拱门,而后前往奉天殿。

    “烦请诸位大王、文武臣工更换礼服之后暂在此处等候陛下诏见。”

    卯时三刻,白玉栏杆琉璃瓦的奉天殿外,身着淡青色纱衣的内侍朝着身后的众多宗室大臣们拱了拱,金甲武士推开殿门后,内侍不紧不慢地步入殿内。

    “多谢中贵人……”站在殿前的上百名文武不一而足,纷纷朝着内侍逐渐消失的背影微微欠身,至于宗室诸王们则淡然自若处之。

    “更换礼服,陛下这是要举行册封大典了吗?”辽东王徐元度站在徐权麟身后试问道。

    徐权麟指着离开的人群:“既然陛下下旨了,去侧殿更衣吧!”

    辰时初刻,锦衣卫陈卤簿,列甲士于午门外,列旗仗,设五辂于奉天门外,侍仪舍人二,举表案入。

    “走吧诸位。”换好礼服之后,徐权麟踏上玉阶,带领诸王在太常寺和礼部官员引领下开始排列朝班。

    “咚咚咚……”

    初鼓,诸王百官朝服立奉天门外。

    通赞、赞礼、宿卫官、诸侍卫及尚宝卿侍从官入。

    三鼓之后,长乐帝着衮冕升御座,大乐鼓吹振作。乐止,将军卷帘,尚宝卿置宝于案。

    锦衣卫鸣鞭,引班导百官入丹墀拜位。

    诸王以韩王徐权麟为首大礼参拜皇长孙徐乃炆,百官由内阁首辅袁粲、枢密使萧思话拜见皇长孙,言称千岁。

    长乐帝饮了一碗太医吊的参汤,强撑着病体坐在御座上接受大礼,年仅十七岁的皇太孙徐乃炆亦着冕服坐在一旁受贺。

    “太子早薨,然国不可一日无储君,今朕召集宗室诸王及两府百官当众册立皇长孙徐乃炆为皇太孙,以为国本。”长乐帝突然间满面红光,神智清明起来,说话也不似从前磕绊,好像一瞬间疾病消散,恢复如初。

    徐权麟透过旒冕远远望见这位皇帝侄儿,观其气象虽然尚佳,但联系到宫中内外文武百官中的传言,皇帝的龙体应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。今日状况不过是强撑病体,回光返照之相,恐怕吹灯拔蜡,龙驭上宾就在这几日间的事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万岁,皇太孙殿下千岁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万岁,皇太孙殿下千岁……”

    钟鼓司鸣钟受贺,皇帝亲授皇太孙册宝,并颁布册封诏书,遣使通报天下。
    第(2/3)页